- 手機版
- |
-
金晨的頭巾玩梗風波,已經平息。
而伊朗的反頭巾運動,愈演愈烈了。
【資料圖】
經過三個多月的抗議活動,示威者與當局的斗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。
據聯合國統計,伊朗安全部隊已逮捕了至少1.4萬人。
人權組織稱,已有上百人喪生,包括至少40名兒童。
血腥、殘暴的鎮壓,激起了更多反對聲。
其中包括伊朗影后塔拉內·阿里多斯蒂。
她曾多次發帖聲援反政府浪潮。
最新消息稱,她已經被安全部隊拘捕。
這不是伊朗電影人第一次身陷囹圄。
時不時就有知名的伊朗演員、導演被封殺、判刑、驅逐的消息傳出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政治管制如此嚴苛,伊朗電影卻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。
兩次摘得奧斯卡金像獎,常年是各大電影節的座上客。
出過大師級導演阿巴斯·基亞羅斯塔米。
今年戛納電影節,伊朗演員扎拉·阿米爾·阿布拉希米更是憑《圣蛛》擊敗湯唯摘得影后桂冠。
貧瘠的土壤,卻長出了繁盛的花朵。
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?
不妨借此機會,一探究竟——
《小鞋子》或許是大部分中國觀眾看過的第一部伊朗電影。
40萬人打出9.2分,穩居豆瓣top250。
1999年在美國上映時,創下伊朗電影有史以來最高的票房紀錄。
獲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。
伊朗電影,沖出了世界。
但,榮光之下,再看此片,最大的感受卻是樸拙。
全片講了一個簡單的兒童故事。
一天,哥哥不小心弄丟了妹妹的鞋子。
這是個貧困的家庭,那是妹妹唯一一雙鞋。
哥哥哀求妹妹不要告知父母。
他焦急地奔走在街頭巷尾尋找鞋子。
他和妹妹不得不在上學時窘迫地共享一雙舊球鞋。
影片最高潮,哥哥參加了一場馬拉松比賽。
因為第三名獎品正好是一雙新鞋子。
但荒誕的是,因為發力過猛,哥哥成了第一個沖過線的。
影片結尾,贏得冠軍的哥哥,因為錯失季軍獎品而悲傷落淚。
不只情節單純,這部影片各方面都很樸素。
小成本制作,非專業演員。
自然光源,同期聲音。
攝影、剪輯都相當樸素,有濃濃的寫實風格。
但最打動人的也正是樸素的影片傳遞出的質樸情感。
它遠遠超出了兄妹情,更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和人性照拂。
片中,兄妹倆其實一開始就找到了丟失的鞋子,它被一個小姑娘穿著。
他們試圖討回鞋子時發現,小姑娘的父親是一位盲人。
善良的兄妹倆默契地對視一眼后,默默離開了。
相比好萊塢電影龍卷風一般的狂轟亂炸,此片如一陣微風,不夠濃重,卻能觸碰到人們最纖細敏感的神經。
但這并非導演馬基德·馬基迪獨辟出的風格。
可以說是80年代中期之后,伊朗電影新浪潮時期作品的整體風格。
新浪潮主將阿巴斯·基亞羅斯塔米拍出的「村莊三部曲」(《何處是我朋友的家》《橄欖樹下的情人》《生生長流》)中,這種美學風格已經相當成熟。
亦是以平實的影像、淳樸的情感,呈現普通人的生存狀態。
但這與其說是創作者自覺的選擇,不如說是因勢而動、軟性抗爭的結果。
由于伊朗政教合一的國情,電影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視作「褻瀆神靈」的存在。
尤其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后,電影生產一度中斷,很多電影人因「腐蝕公眾罪」遭起訴,政府下令審查所有以前公映過的影片,90%的作品(約2000部)被禁演。
伊朗電影徹底落后于全球電影發展的步伐。
也因此,早期大部分本土電影幾乎看不到先鋒的技術和理念。
罕有先鋒意識的導演阿巴斯,在國內被封殺了十余年。
《我在伊朗長大》
伊朗的電影審查制度更是完全被教義浸透。
除了禁止常規的暴力、血腥畫面外,對女演員要求尤為嚴苛。
女演員必須戴好頭巾、面紗,不做「過激行為」。
這使得最尋常的男女關系都很難呈現。
《橄欖樹下的情人》里,男女主拍愛情戲也要謹慎地保持距離,目光都不敢相觸。
無奈之下,才有越來越多的導演選擇將鏡頭對準兒童。
阿巴斯說,在不那么政治性的電影里也可以實現政治的表達。
他們借孩子純真的視角,隱曲地呈現社會的苦難,呼喚人心良知。
就像《小鞋子》中,孩子澄澈的目光和家中慘淡的光景形成刺眼的對照。
《白氣球》《誰能帶我回家》等很多伊朗兒童電影中都有類似的畫面。
《白氣球》
但為什么直到1997年這部《小鞋子》才讓伊朗兒童電影真正進入國際視野?
除了影片本身的質量外,更與當時的文化政策有關。
伊朗電影有兩次發展期,第一次是1982年,伊朗政局穩定后,為發展經濟,鼓勵本土文化發展。
設立了法拉比電影基金會,為電影創作提供資金援助,審查也開始放寬。
但宗教限制依然嚴格,兒童、青少年題材也就成了基金會主要扶持的電影類型。
阿巴斯的《何處是我朋友的家》產生于這一背景下。
伊朗兒童電影也由此發展、成熟起來。
伊朗電影的第二次勃興是1997年新總統上位后。
全球化的刺激下,伊朗政府再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。
取消了極端審查規定,解禁了外國進口片,還傾資支持年輕導演出國學習。
在這一時期,涌現出許多電影人才,還有女性導演。
莎米拉·瑪克瑪爾巴夫
在這一背景下,美學風格已經臻至成熟的兒童電影《小鞋子》,水到渠成地打開了伊朗電影走向世界的大門。
同年,其實還有一部阿巴斯的《櫻桃的滋味》,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。
雖沒有市場的巨大反響,但卻在藝術一極同樣將伊朗電影推向了國際舞臺。
走出閉塞的環境后,與世界的溝通、對話成了伊朗電影即將面臨的新挑戰。
如果說,《小鞋子》讓全世界看見了伊朗電影。
《一次別離》則讓伊朗電影在國際舞臺上真正獲得了一席之地。
2011年,在柏林電影節一舉斬獲金熊獎、影帝、影后三項大獎。
次年又打敗張藝謀耗資6億的野心之作《金陵十三釵》,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。
這部同樣是小成本、紀實風的家庭電影。
但在內容上卻是一次大膽的突圍。
影片不再只是對伊朗底層現實景觀化的展示。
而是直接戳破宗教與世俗人性的沖突,影射了伊朗等級分明的社會現狀,更涉及移民、離婚等在伊朗仍是禁忌的話題。
影片主要矛盾集中于一對護工與雇主。
男主與妻子分居后,家中患阿茨海默癥的老人無人照顧。
他請來一個護工。
貧窮的護工為了生存不得不違背教義照顧老人如廁。
但有一天,男主回家后,發現這樣一幕——
自己的父親癱倒在地,雙手卻被綁在床上。
男主大怒,認定護工每天都將父親綁起來后出門忙自己的事。
他不聽任何解釋,將護工推出了家門。
沒想到一天后,他居然被指控謀殺。
因為護工表示,自己被男主推下樓梯后,流產了。
到底是誰的問題?
實際上兩方都有問題,男主雇傭孕婦,護工自己流產卻想騙男主的賠償金。
但這一真相因為缺乏證據很難厘清。
法律難以維持公正,家庭也無法給予信任。
宗教就成了維持生活繼續運作的重要一環。
但不同的是,對中產階級的男主而言,宗教讓他脫身。
他以《古蘭經》起誓,謊稱不知道護工是孕婦而脫罪。
對護工來說,宗教卻徹底壓垮了她。
她做不到用《古蘭經》發誓。
她最終崩潰了,大哭著放棄了賠償,承擔了一切罪責。
荒誕的對比,證實了宗教的兩面性和虛偽性。
由于內容敏感,伊朗本土對這部影片沒有過多宣傳。
但也并沒有明令禁止。
這依然與當時的政治背景相關。
2009年伊朗大選后,伊朗與西方因導彈計劃形成了難以調和的緊張局面。
這部影片被看作一次「示威」,向國際社會展示伊朗的文化實力。
表現09年后伊朗社會的紀錄片《綠潮》
但因為電影本身遠遠超越了民族性。
從對伊朗社會、家庭的客體性反思,觸及到現代社會共通的性別、教育、人性話題。
反而使影片有效地緩和了政治的敵對狀態。
導演法哈蒂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時說:
「在政治家之間談論戰爭、恐嚇與侵略時的時候,他們國家的名字‘伊朗’在此以他光輝的文化而被提及,這是一種隱藏在政治塵埃之下的豐富而古老的文化?!?/p>
宛如一個文化外交大使。
5年后,他的《推銷員》更是將美國的《推銷員之死》與伊朗新浪潮開山之作《奶?!返奈谋鞠嗳诤?,再次問鼎奧斯卡。
他的創作也很能代表伊朗新現實主義的突圍路徑。
同代導演賈法·帕納西、穆罕默德·拉索羅夫也都有很強的社會批判性。
表達策略都是從小切口呈現個體困境,瞄準社會頑疾。
技術和思想上都逐漸與世界有了更深層次的溝通。
穆罕默德·拉索羅夫《白草地》
其實不難看出,雖說伊朗審查制度多次松動。
但基本上都是政治因勢利導的一時調整,并不是出于對伊朗電影發展的真正關切。
深植于文化基底的宗教始終未變,注定伊朗電影始終是戴著鐐銬的舞蹈。
即使今天伊朗電影已經蜚聲中外,但伊朗本地人依然很多都看不到或者只能看閹割版。
伊朗的電影神話,是一代代伊朗電影人風雨不改、縱馬橫刀的結果。
除了上述所說的與審查制度的游擊戰。
更有很多電影人用「禁片」正面抗爭。
阿巴斯說,「有的人用缺席影響世界?!?/strong>
拉開伊朗電影變革序幕的《奶?!?,因揭露貧困村莊里的絕望現實被禁。
賈法·帕納西的《越位》,在明令禁止女性看球的環境中,公然拍女性看球的故事。
穆罕默德·拉索羅夫的電影從未在伊朗發行過。
《再見伊朗》講伊朗女律師想方設法逃離伊朗。
《無邪》揭露伊朗強制服兵役、執行死刑,以及司法體系等各方面的社會弊病。
紀錄片《禁止收看》,呈現伊朗民眾受限的資訊與言論。
他們也都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。
2010年3月,穆罕默德·拉索羅夫和賈法·帕納西被捕。
一次次上訴后,拉索羅夫被判處1年有期徒刑、2年旅行禁令以及終身禁拍電影。
帕納西被判6年有期徒刑,20年內不得制作或執導任何影片,不得寫劇本,不得接受國內外媒體采訪,不得離開伊朗。
還有演員、制片等其他工作人員也都卷入其中。
演員瓦法米爾因拍攝批評伊朗保守風氣的《出售德黑蘭》,被判處1年監禁及鞭笞90下;
參演《出租車》的伊朗人權女律師,被判處38年監禁和148次鞭刑;
《圣蛛》全劇組受到官方批評,收到死亡威脅警告……
他們卻并未因此屈服,反而表現出更加激進的反抗。
賈法·帕納西用「非法」手段拍出紀實影像《出租車》,拍下伊朗出租車內不見光的光碟交易,毫不留情地批評伊朗政府固步自封的腐朽面貌。
今年一部揭示伊朗女性困境的《圣蛛》,導演拍攝時被捕,后又遭到驅逐,最后依然堅持在鄰國約旦完成拍攝。
電影之外,還有很多電影人因為對社會事件的發聲遇害。
比如最近的反頭巾運動,《推銷員》主演塔拉內·阿里多斯蒂冒著危險發聲。
她也始終不是一個人在戰斗。
她被捕后,更多的同行也都站了出來。
相比內娛明星在公共性話題上只顧明哲保身,他們的勇氣讓人驚嘆。
但自然,這也是他們沒有退路的選擇。
不止電影受限,他們就生活在無處不在的限制中。
生存空間被擠壓到避無可避時,反抗就成了唯一的出路。
阿巴斯曾在采訪中說,「限制給了人們發揮創造力的機會?!?/strong>
正是對自由的不舍追求,鍛造了伊朗電影永遠涌動、旺盛的生命力。
同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,伊朗電影的發展足以給我們啟迪。
每次一提到中國電影的低迷現狀,很多人都歸結于受限太多。
但,束手就縛就是唯一的選擇嗎?
伊朗電影人讓我們看到,事在人為。
有人背負枷鎖創造奇跡,有人劈開枷鎖舍身成仁。
別忘了,藝術的另一面,本是無畏。
藝術的另一面,本是無畏。
梅婷飾演的廖主任,跟《父母愛情》里的安杰完全不一樣,看不到半點安杰的影子。
明星為賺賣快錢亂象頻出,直播賣假貨,除了搖晃對產品一無所知。
74歲梁小龍近照曝光,皺紋明顯脖子皮膚松馳, "火云邪神 "盡顯老態
小婉管樂:“搞笑姐妹花”的光彩,必放
《無限超越班》里挨罵的這些青年演員,到底都錯在哪兒了?
還記得《香蜜》里的撲哧君嗎?他整容后又演仙俠劇了
他這些年過得,確實好慘
天后復出,還在罵她“狐貍精”?
大翻車,口碑徹底崩了?
大S具俊曄同好友合影 穿藍色系情侶
近日,賈永婕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張同大S夫婦的合影,透露在餐廳為家人慶生時,偶遇大S與具俊曄。畫面中,大S身穿一身低調藍色條紋長款襯衫,
疑似劉愷威尤靖茹牽手散步 女方發文
12日,有網友曬出偶遇疑似劉愷威、尤靖茹牽手散步的照片,還配文稱:跑個步都能遇到明星談戀愛,真的絕了。劉愷威很高調,口罩都沒戴,女朋
因拍照時嘟嘴被吐槽 林志玲回應:心
據臺灣媒體報道,近來林志玲在出席活動時,遇到拍照環節,被主持人黃子佼cue做嘟嘴動作,同時還擺了許多俏皮表情。沒想到不少網友吐槽其嘟
王岳倫曬視頻為女兒慶生 分享出王詩
13日,王岳倫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則視頻為女兒王詩齡慶祝13歲生日,他配文:祝王小妞兒13歲生日快樂!爸爸雖然不在你身邊…但是心永遠和你在一
劉亦菲宋佳張天愛為張靚穎慶生 張靚
11月11日是張靚穎的生日,她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了生日當天和一眾好友歡聚的慶生照,其中,劉亦菲、宋佳、張天愛等圈內好友都現身為其慶祝。